三十六、智利的矿产(5)
在科金博区的金银矿有:
1980年根据埃尔基河谷的砂金矿,追踪到了埃尔印迪奥(El Indio)金铜矿。
阿尔科洛斯(Arqueros)银矿,位于科金博东北45公里、圣安东尼奥(San Antonio)东12公里,1825年开采,1881年闭矿。阿尔科洛斯银矿闭矿后,在矿区附近又发现了圣赫诺尼莫(San Geronimo)银矿,露天开采。
孔多里亚科(Condorriaco)银矿,位于科金博东北55公里处,19世纪为了开采孔多里亚科银矿,建造了孔多里亚科镇。在孔多里亚科镇附近还有埃尔索尔(El Sol)银矿(1880年开采,今已闭矿)、因迪格纳(Indigena)银矿。
塔姆比约斯(Tambillos,也称坦比约斯)矿区,位于科金博东南28公里,有多个铜钼矿、金矿、铅锌矿,1900年发现,大多于1970年代闭矿,该矿区规模比较大的金矿是埃尔布伊特雷(El Buitre)金矿、米尼利亚斯(Minillas,也译作米尼拉斯)金矿。
曼托斯·德·奥尔尼约斯(Mantos de Hornillos)金矿,在洛斯夸尔蒂托斯镇(Los Cuartitos)东南43公里,今已闭矿。
菲洛尔·德·阿苏利约(Flor de Azulillo)碲金矿,位于普尼塔基镇附近,是智利唯一的一个碲金矿,1950年开采,1980年闭矿。
马德雷·德·迪奥斯(Madre de Dios)金矿,位于科金博东137公里、洛斯夸尔蒂托斯镇东南48公里,靠近埃尔印迪奥(El Indio)金铜矿,今已闭矿。
新埃尔基(Nueva Elqui)金矿区,位于科金博东31公里的拉马克萨镇(La Maquisa)附近的埃尔基河(Rio Elqui)两岸,有几十个私人地下开采的金矿,如帕洛马(Paloma)金矿、卡门(Carmen)金矿、马切蒂约(Machetillo)金矿、普洛米萨(Plomiza)金矿等。新埃尔基金矿区的金矿是根据埃尔基河的砂金矿追踪到的,至今仍在开采。
帕斯库埃·拉马(Pascua Lama)金矿,也称帕斯夸·拉马金矿,位于科金博大区洛斯夸尔蒂托斯(Los Cuartitos)东北38公里,地处阿根廷边界。矿石量3.847亿吨,黄金储量554吨、黄金品位1.44克/吨,银储量20969吨、银品位54.5克/吨,铜储量30万吨、铜品位0.08%。该金矿由智利与阿根廷共同开采,智利占80%(帕斯库埃金矿),阿根廷占20%(拉马金矿),合称“帕斯库埃·拉马金矿”。
阿尔图拉斯(Alturas)金矿,位于比库尼亚东75公里,黄金储量275.7吨。
瓦尔帕莱索区的金银矿有:
蒂利伦塔(Tirillenta)金矿,位于瓦尔帕莱索东南48公里的科利瓜伊(Colliguay)矿区,殖民时期开采的金矿,今已闭矿。蒂利伦塔(Tirillenta)金矿附近是比斯凯诺(Vizcaino)金矿,也是殖民时期就开采的金矿,今已闭矿。
普拉利(Pullalli)金矿区,位于瓦尔帕莱索北偏东70公里、拉利瓜河(La Ligua River)河口东南7公里,由十几个小型金矿组成,因规模最大的金矿就是普拉利(Pullali)金矿,故称为“普拉利金矿区”。
卡萨布兰卡(Casablanca)铁金矿,位于基约塔(Quillota,也译作基洛塔)东部的拉坎帕纳山(La Campana),矿物以针铁矿为主,伴生黄金,20世纪开采,今已闭矿。
弗雷金矿(Free)金矿区,也称自由金矿区,位于瓦尔帕莱索东的基尔普埃(Quilpue)西南郊,有8个金矿组成,如拉加利福尼亚(La California)金矿、洛斯皮诺斯(Los Pinos)金矿、拉卡门(La Carmen)金矿等,分三个金矿片区开采,分别是陶罗(Tauro)片区、北洛斯埃斯特罗斯(Los Esteros North)片区、南洛斯埃斯特罗斯(Los Esteros South)片区,这些金矿于20世纪80年代开采,今仍在开采中。
阿尔韦(Alhue)金矿区,位于圣地亚哥城西北45公里、利马切(Limache)东南37公里。阿尔韦(Alhue)金矿区有洛雷纳(Lorena)金银矿、阿尔韦(Alhue)金银矿、奇尔科(Chilco)金银矿、马基(Maqui)金银矿,因规模最大的是阿尔韦金银矿,故被称为“阿尔韦金矿区”。阿尔韦(Alhue)矿区东有波尔派科(Polpaico)大型石灰石矿。
米内拉弗洛里达(Minera Florida)金矿,位于圣地亚哥城西南68公里,黄金储量70.28吨。米内拉弗洛里达(Minera Florida)金矿东北的坎蒂亚纳山(Cerro Cantillana)南麓有砂金矿。
比奥比奥区的金银矿有:
圣弗朗西斯科(San Francisco)银矿,位于比奥比奥区洛桑赫莱斯(Los Angeles,也称洛斯安格莱斯)东80公里,矿区位于海拔2979米的谢拉贝卢达(Sierra Velluda)火山的西麓,二战期间开采,今已闭矿。
阿劳坎尼亚区的金银矿有:
位于比亚利卡湖周围普孔奥河、托尔藤河及其支流的砂金矿。
湖区的金银矿有:
在湖区(也称洛斯拉戈斯区)南部、奇洛埃岛(Chiloe Island)东的安库德湾(Ancud Bay)的东部沿海有10亿吨含金磁铁矿砂,面积60平方公里,铁含量25-50%,黄金含量0.5-6克/立方米,钛含量3-11%/立方米,另含钍、钇、铈、锂等。
艾森区的金银矿有:
法尔德奥(Faldeo)金矿,位于智利南部艾森(Aisen)区布宜诺斯艾利斯湖南部,埃尔萨尔托(El Salto)东北48公里、特兰基尔奥湖(Tranquilo)北岸,是个中型金矿,地下开采。
埃尔托基(El Toqui)锌金矿,原称圣安东尼奥(San Antonio)锌金矿,位于艾森区科海丘城(Coyhaique,也称科伊艾克)北60公里、托基河(Rio Toqui,也称Estero San Antonio河)南岸的塞罗·埃斯塔图阿斯·尼莱华奥(Cerro Estatuas Nirehuao)矿区,是个大型金矿,1970年发现,1984年开采,分七个矿段,黄金品位1.5克/吨,银品位50克/吨,铜品位0.6%,铅品位1.5%,锌品位8%。到1997年开采了1000万吨矿石,由巴里克(Barrick)黄金公司收购,改名为“埃尔托基(El Toqui)锌金矿”。今埃尔托基(El Toqui)锌金矿保有的黄金储量6.8吨、黄金品位1.7克/吨,锌储量54万吨、锌品位8.1%,年产锌6万吨。在埃尔托基锌金矿附近还有阿塞拉德罗(Aserradero)铅锌矿、多纳洛塞(Dona Rose)锌金矿、埃斯塔图阿斯(Estatuas)铅锌矿、孔科尔蒂亚(Concordia)锌金矿、祖尼加(Zuniga)铅锌矿、安托林(Antolin)铅锌矿,这些矿都由巴里克公司下属的“埃尔托基锌金矿公司”控股开采。
艾森区西斯内斯(Cisnes)地区的海岸有10亿吨的含金的磁铁矿砂,矿区面积在100平方公里左右,铁含量20-50%,黄金品位0.5-3克/立方米,钛含量3-11%/立方米,另含稀有金属钍、铈、锂等;
智利洛斯拉戈斯区、艾森区沿海含金铁矿砂,经选矿后品位为60%的赤铁矿储量达14亿吨,10%品位的钛白粉2.1亿吨,黄金储量达600吨、铂储量600吨。
智利的铜矿中,大多伴生铼、硒、碲的稀有元素。智利的铼储量1300吨、占世界总储量的54.17%,居世界第一位。硒储量1.6万吨,占世界总储量的19.51%,居世界第一位。碲储量5500吨,占世界总储量的5.4%。
在智利中北部与秘鲁交界处有一条海岸科迪勒拉铁矿带,该矿带在智利境内长1000公里,宽100公里,因此智利的铁矿资源也相当丰富。
智利的铁矿除蕴藏在铁铜矿、铁金矿、含金铁矿砂中外,很多铜矿也含铁,如托科皮亚(Tocopilla)铜矿、蒙特克里斯托·茱莉亚(Montecristo-Julia)铜矿(也称基督山茱莉亚铜矿,位于安托法加斯塔区帕索波东50公里,1995年发现的大型铜矿,至今未开采)、拉斯阿尼马斯(Las Animas)铜矿、特雷萨·德·科尔莫(Teresa de Colmo)铜矿、克夫拉达·布兰卡(Quebrada Blanca)铜钼矿、埃尔布里拉多(El Brillador)铜矿、埃尔埃斯皮诺(El Espino)铜矿、埃尔索尔达多(El Soldado)铜矿等,都是含铁的铜矿。
智利也有很多单独的铁矿。
阿塔卡马区瓦斯科东南48公里、巴耶纳尔(Vallenar)南偏西17公里的拉普罗达克托拉(La Productora)铜金矿附近有拉楚卢拉(La Chulula)铁矿、拉班德拉(La Bandera)铁矿、马里波萨(Mariposa)铁矿、卡门(Carmen)铁矿、拉内格拉(La Negra)铁矿,这些铁矿都是20世纪开采的,今都已闭矿。
在科皮亚波西偏北14公里有阿德利亚尼塔斯·劳尔(Adrianiitas Raul)大型露天铁矿,分塞罗伊曼(Cerro Iman)、贝拉维斯塔(Bellavista)两个矿段,有2个大矿坑,贝拉维斯塔(Bellavista)铁矿也称“月亮山(Cerro Luna)”铁矿。
在科皮亚波北偏西21公里是埃尔阿尔加洛沃(El Algarrobo)铁矿。
在科皮亚波北28公里是北塞罗内格罗(Cerro Negro Norte)大型铁矿,矿石量6亿吨,但品位不高,只有30%,年产400万吨铁精粉,通过长82公里的管道运输到别霍港(Puerta Viejo)。
在科金博北偏东30公里处有洛斯科罗拉多斯(Los Colorados)铁矿、埃尔罗梅拉尔(El Romeral)铁矿。洛斯科罗拉多斯(Los Colorados)铁矿的矿石量超过8亿吨,是智利最大的铁矿,年产铁精粉700万吨。埃尔罗梅拉尔铁矿以磁铁矿为主,铁品位20-70%。与埃尔罗梅拉尔铁矿相邻的是瓜亚坎(Guayacan)铁矿,瓜亚坎铁矿西南就是埃尔阿尔加洛沃(El Algarrobo)铁矿。
在智利莫尔河、马基多河之间有普图(Putu)铁矿,矿石量741万吨。
在安托法加斯塔大区东部的佩内镇(Peine)东偏南62公里有埃尔拉科(El Laco)铁矿,1958年发现,矿区海拔3700-5300米,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矿之一,矿石量7.3亿吨,以磁铁矿为主,铁平均品位50%,其中铁品位在65%以上的铁矿储量就超过2.2亿吨,因含铜,也称埃尔拉科铁铜矿,分拉科北(Laco Norte)、拉科南(Laco Sur)、圣文森特(San Vicente)、鲁达多斯·内格罗斯(Rodados Negros)等6个矿段开采。
智利还有有阿瓜斯·克拉拉斯(Aguas Claras)铁矿、智利·亿隆(Chile Yilong)铁矿、哈诺斯·德·埃尔托福(Hanos de el Tofo)铁矿。
智利的铁矿中大多含较高品位的磷,可综合利用,因此都可称为“铁磷矿”。智利阿塔卡玛沙漠中的很多铜矿也伴生磷灰石,这些铜矿实际上也是“磷铜矿”,智利成了世界上“磷铜矿”最丰富的国家。
智利的阿塔卡玛沙漠还富含钒钛矿,伴生钒磷矿。
智利的锰矿:主要分布在安托法加斯塔大区、科金博大区,总体资源较少,年产50万吨锰矿石,仅能满足国内钢铁工业需要。如位于科金博大区的科拉尔克马多(Corral Quemado)锰矿,年产锰1.8万吨。
智利的锂资源也极为丰富,主要蕴藏在“锂三角”的盐湖中。智利共有100多个盐湖和咸水湖,主要集中在北部的塔拉帕卡、安托法加斯塔和阿塔卡马等大区,这些盐湖不仅为智利提供了巨量的食盐、钾肥、氯化镁、硼酸盐等资源,也给智利提供了丰富的锂资源,从锂盐中甚至还可以提炼出核聚变原料——氚。
在伊基克南70公里、洛沃斯港(Caleta Lobos)东18公里处有智利著名的格兰德(Grand)盐湖,它南北长48公里,宽5公里,盐层最厚达120米,盐的纯度为99%,几乎是纯盐。由于储量大,纯度高,开采方便,因而人们把它称为“白色的丘基卡马塔”,今智利在格兰德盐湖开采了多个盐矿,用于制盐,如北部的巴伊亚·布兰卡(Bahia Blanca)盐矿,中部的潘帕内华达(Pampa Nevada)盐矿、里奥塞科(Rio Seco)盐矿,南部的海蒂(Haydee)盐矿。格兰德盐湖地下162米有铜矿脉,今智利在该盐湖开采了阿森西翁(Ascencion)铜矿、凯尼塔(Kainita)铜矿,地下开采。
阿塔卡玛盐湖,位于安托法加斯塔东220公里的佩内(Peine)地区,海拔2300米,面积2800平方公里,盐湖**残留一泓卤水,湖岸四周的盐层厚度达2-5米,盐壳坚硬,锋利无比,可割破汽车轮胎。卤水的锂镁比6.225,平均浓度1600克/升,是世界上知名的大盐湖,除富含氯化钠外,还含钾盐储量约630万吨、氯化钾品位1.8%,碳酸锂储量约为5683万吨,锂资源占智利的90%。
埃尔拉科(El Laco)盐湖,位于埃尔拉科(El Laco)铁矿东8公里。埃尔拉科盐湖的北部是智利的洛尤克斯(Loyoques)盐湖、普基萨(Pujsa)盐湖、拉古纳·德·塔拉(Laguna de Tara)盐湖,再往北就进入玻利维亚境内,边境地区也有密密麻麻的盐湖。埃尔拉科盐湖的西南部是智利的拉古纳·图亚基托(Laguna Tuyajto)盐湖,拉古纳·图亚基托(Laguna Tuyajto)盐湖的西部是智利的卡门(Carmen)盐湖、塔拉(Talar)盐湖。埃尔拉科(El Laco)盐湖西北80公里是智利的格兰德(Grand)盐湖。埃尔拉科盐湖的东南部就进入阿根廷境内了。其中塔拉盐湖,海拔4300米,附近是阿塔卡玛火烈鸟国家保护区(Reserva Nacional Los Flamencos)。2017年,智利在该盐湖开采盐矿、钾矿、锂矿。
马里昆加盐湖(Maricunga),位于马里昆加金矿北偏东方向,是智利仅次于阿塔卡玛盐湖的第二大盐湖,面积1.4万公顷,碳酸锂储量800万吨、碳酸锂品位1.1克/升。
马里昆加金矿东北10公里是内格罗·弗朗西斯科盐湖(laguna del negro francisco),湖水这2个盐湖都有锂矿。
在安托法加斯塔大区南部有帕亚雷斯(Pajoales)、拉阿祖费雷拉(la Azufrera)等盐湖,在阿塔卡马盐湖的北部是欧霍斯(Ojos)盐湖,这些盐湖中都有钠盐、钾盐、碳酸锂资源。
南美的盐湖因海拔高,空气稀薄,阴雨天少,日照时间长,因此通常采用最简单的沉淀法提取锂,即矿工在盐滩上钻个洞,然后将富含矿物质的卤水泵送到地表,几个月后,水分蒸发,留下含锰、钾、锂、硼的混合物,再将其过滤并放入另一个蒸发池中,多次过滤后的混合物就能提取碳酸锂。
不过,由于阿塔卡马沙漠的自然条件极为恶劣,水源奇缺,人烟稀少,交通不便,所以绝大多数盐湖没有得到开发,目前智利仅开发的是阿塔卡马盐湖、格兰德盐湖等少数几个盐湖。
智利是世界上生产天然硝石的国家之一,主要产在北方的阿塔卡马沙漠地区。硝石矿带长750多公里,宽25~30公里,在离地面0.5~2米的地下埋藏着1~3米厚的硝石层,硝酸钠品位一般在15——65%之间,最高达95%。
智利的硝石矿(salitrera)实际上是鸟粪类氮磷矿。在17世纪就发现,当年因开产硝石矿,也建立了很多炼硝厂,如位于伊基克东47公里有亨伯斯通(Humberstone)炼硝厂、圣劳拉(Santa Laura)炼硝厂等200多个炼硝厂(车间)。
那时,硝石是提炼氮、钾、钠、硫等肥料及碘元素的天然原料,也是军事工业必不可少的原料,如将硝石与氯化钾共溶后,进行蒸发,第一个析出的就是氯化钠,趁热过滤,冷却后析出的主要物质就是硝酸钾。此外在炼铜时加入一定比例的硝石可以使铜的纯度提高。自从发现硝石后这块荒漠就成为智利、玻利维亚、秘鲁最富庶的地区。
进入19世纪后,拥有阿塔卡马沙漠硝石矿的秘鲁、玻利维亚、智利三国为了争夺阿塔卡马沙漠的硝石矿,还爆发了战争,最后智利击败了秘鲁、玻利维亚联军,取得了胜利,夺取了玻利维亚的安托法加斯塔地区、秘鲁的塔拉帕卡地区(史称硝石战争或太平洋战争)。20世纪初,智利的硝酸钠产量高达224.9万吨。由于硝酸钠的含氮量较低,很快被工业化生产的**、尿素和复合肥所取代,亨伯斯通和圣劳拉硝石工厂被保留了下来,成了世界遗产。不过,今天智利阿塔卡马沙漠仍然开采了很多硝石矿,用于提取磷肥、氮肥、碘。如智利南波罗(Polo Sur)铜矿周围就有萨尔根托·阿尔德阿(Sargento Aldea)、弗朗西斯科·普埃尔马(Francisco Puelma)、西蒂奥·德·梅诺利亚(Sitio de Menoria)、何塞·圣托斯·奥萨(Jose Santos Ossa)、卡梅拉(Carmela)、奥古斯丁·爱德华(Agustin Edward)硝石矿、奥索尼亚(Ausonia)、坎德拉利亚(Candelaria)、阿尔图洛·普拉特(Arturo Prat)、阿尼瓦尔·平托(Anibal Pinto)等硝石矿,玛利亚埃伦娜铜矿南部有南科亚(Coya Sur)、贝尔加拉(Vergara)、佩德罗·德·瓦尔迪维亚(Pedro de Valdivia)等硝石矿。
智利因有很多硝石矿,成了世界最大的碘生产国之一(日本最多,其次就是智利,这2国控制着世界85%的碘生产量。日本的碘矿来自于海洋资源,从海水中提取碘)。智利的新维多利亚(Nueva Victoria)碘矿(硝石矿),矿石量14.77亿吨,为全世界最大的碘矿。今这座碘矿由中国某公司控股开采。
智利探明的石油储量约1.1亿桶,天然气储量约185亿立方米。智利的油气田主要位于南部,如火地群岛,总面积73753平方公里,其中火地岛的面积最大,为4.87万平方公里,1945年发现了油田。今智利、阿根廷都在火地岛开采石油
智利探明的煤炭储量约50亿吨,主要位于比奥比奥大区、阿劳坎尼亚大区。比奥比奥区的康普塞西翁地区,煤炭储量约1亿吨,其煤炭产量占智利的90%。1852年智利在南部比奥比奥大区的洛塔(Lota,位于康普塞西翁南的沿海)开采了第一个煤矿。2013年,因智利开产的煤炭成本过高,关闭了国内所有的煤矿,此后智利的煤炭全部靠进口。
智利也有一些铀资源,如塞罗卡斯蒂约(Cerro Castillo)铜矿、普罗达克托拉(Productora)铜矿中就伴生铀。
智利有很多火山,这些火山给智利带来了丰富的硫磺资源,如横跨智利、玻利维亚的库里金卡火山(Curiquinca Volcan)就有大型硫磺矿,智利一侧的为埃尔阿帕加多(El Apagado)硫磺矿,玻利维亚一侧的为罗西塔(Rosita)硫磺矿。智利北部靠近玻利维亚边境的奥坎基尔查火山(Volcan Aucanquilcha),海拔6180米,19世纪下半叶开采硫磺矿。随后开采了智利、玻利维亚界山奥亚奎火山(Ollague Volcan)的硫磺矿,并建造了奥亚奎城(Ollague),1890年开通火车后,硫磺加工产业迅速发展,1920年,开通了空中索道,能更高效的运输硫磺和工人。这些硫磺矿,至今仍在开采。
智利的其它非金属矿有石灰石、石膏、石英石、白云石、高岭土、滑石、硅藻土、长石、火山灰等。如圣地亚哥城西北37公里的赫尔托斯镇(Huertos Familiares)就有波尔帕伊科(Polpaico)大型石灰石矿。在瓦尔帕莱索区的拉卡莱拉(La Calera)就有石灰石矿,因开产石灰石矿而得名(西班牙语“Calera”即为“石灰石”)。
